了解行情
了解行情是薪资谈判的前提。以下是我用过的方法:
- 知乎帖最新!互联网大厂各职级薪资对应关系图(2020 年 5 月)。这个帖子汇总了脉脉上的薪酬信息,及时性和准确性都比较好。
- duibiao.info。相当于国内版的levels.fyi,但数据点相对较少,且国内外的薪水没有明显地区分开,使用时要注意甄别。
-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同学,只要够熟不妨直接开口问。
- 脉脉职言区。相当于国内的Blind,真正有海外经历的网友很少,舆论总体倾向留美。
- 一亩三分地回国版。真正有国内经历的网友很少,舆论总体倾向留美。
我听说过但没有亲自使用过的途径有:
- “校招薪水”公众号,主要针对校招。
- 问猎头。
由于中美国情的不同,海外同学的薪资在汇率换算后可能大概率高于国内类似岗位的薪资。因此,海外同学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,想清楚自己能接受的薪资范围,与家人朋友商量,也可以一边面试了解、一边想。
薪资谈判
首先,我强烈建议仔细阅读Farewell, App Academy. Hello, Airbnb. (Part I)和Farewell, App Academy. Hello, Airbnb. (Part II) 这两篇知名的offer谈判文章,并活学活用。帖子的作者Haseeb没有任何计算机方面的背景,自学编程1年开始找工作,拿到第一个offer前被拒数次,第一个offer总包100k出头,最终定下总包250k的airbnb offer,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。
由于当前薪资水平的不同,HR可能会更早地提出“当前薪资”和“回国的期望薪资”这两个问题。我自己认为它们都是合理的问题,不妨坦诚沟通。对于第一个问题,公司或早或晚都要问的,我认为直说无妨。对于第二个问题,不想浪费时间、懂行的大佬可以直接给一个明确的底线;而我自己不清楚行情,想通过面试了解一些公司对我的定价,所以我没有给出明确期望,把这个问题留到技术面试通过以后。
在熟悉面试流程和面试风格后,优秀的你通过了技术面试,恭喜!不过先别急着高兴,这只是offer万里长征的开始。技术面试通过之后的offer流程大致如下:
- HR面试,初步沟通候选人的当前薪资和期望薪资。
- HR告知职级情况。
- HR搜集薪资流水信息,肯定需要填当前薪资,可能需要填期望薪资。
- HR给出初步包裹。
- 在对包裹达成一致之前,候选人可以与HR进行多次谈判,取决于compete offer的质量。
- 如果双方达成口头协议,HR会出文字offer;否则,结束流程。
- 签offer,结束流程。
薪资谈判有两点小技巧。
技巧一:拿到很多offer
没有compete offer的期望薪资,是无本之木。正如Haseeb在文章里写到,拿到Google的offer极大地扭转了他在求职市场上的局面。对我们来说,这个compete offer可以是海外的offer,包括当前公司的薪酬,以及海外其它大厂的offer,用来传达“薪资谈不拢,就偏好继续留美”的信号;当然,最好是国内其他大厂的offer,因为认可度更高。
拿到很多好offer,是实施技巧二的基础。
技巧二:沉住气
在谈判时,100%的HR会问“有在面别家吗,别家出了吗”,90%的HR会补充到“别家出了我就出”,于是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——A在等B或C开出的初步offer,B在等A或C开出的初步offer,C在等A或B开除的初步offer,形成死锁。
如果处理这种情况?我建议,尽量尝试让A、B、C三家都分别给出初步offer。对于还没出初步offer的A:如果其它家没出,老实地跟A说明情况,并鼓励A先出;如果有其它家出了,也要继续装作其它家都没出,并鼓励A先出。重复这两步直至A最终给出报价。
等到A、B、C的第一轮全出了,取三者的最大值,做一轮广播,开始下一轮谈判。广播时注意言辞,强调“我最想去你家,因为各种好,只可惜定级/包裹方面有一点点gap,看看你能不能帮我再争取一下”。我亲身经历过广播带来的多个良性作用:
- 涨包裹
- 涨级别
- 提供加面机会,通过加面意味着涨包裹和定级
由于这个技巧太有效,再次建议阅读Haseeb的两篇文章,学习Haseeb在谈判时的言辞。